ZKX's LAB

赵树理之八 简述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21-04-10知识6

赵树理的一生及其作品 赵树理(1906—1970),人民艺术家,小说家。山西沁水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亲身受过地主的压迫剥削,从小喜爱民间艺术。1925年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学习,1926年因参与学潮被开除,次年被捕入狱。出狱后当农村小学教师,长期生活在农村。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区长、《黄河日报》副刊编辑、《中国人》副刊编辑等职。40年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李家庄的变迁》(1946)的创作和发表,奠定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949年全国解放后,致力于大众文艺的研究工作,主编《说说唱唱》和《曲艺》。他出席过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次文代会,第八次党代会,担任过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1955年发表了优秀长篇小说《三里湾》,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深刻的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作品,其他如《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灵泉洞》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赵树理小说的艺术成就在于创造了一种新颖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所描写的人物是地道的中国农民,所。

赵树理的《锻炼锻炼》的内容简介 急急急。。。。。。 《“锻炼锻炼”》作者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建国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

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有什么区别 第一:相同点:首先,赵树理的间题小说和“五四”间题小说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在这一点上,他们有着某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反封建的大主题下,赵树理的间题小说与“五四”问题小说深入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某些社会问题,具有极强的认识价值。“五四”时期的冰心就反映过当时军阀棍战、人们遭遇不幸等问题,而赵树理更是紧跟现实生活的发展,《婚姻法》一颁布便写出《登记》,浮夸风一起便写出《实干象播永福》等。其次,在形象的创造上,赵树理与“五四”问题小说作家更注重形象对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使问题的表达更为明白和单纯如冰心笔下的何彬《超人》是“爱的哲学”的化身,王统抓笔下的女犯《徽笑》是美的象征。赵树理则善于给笔下的人物起具有象征意义的外号。如,“吃不饱”和“小腿疼”。再次,问题小说多写身边事眼前事。“五四”时期的作家,生活面很窄,社会经脸也不够丰富,因此,他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多为表层的,缺乏对于生活感受的深入思考与探究。第二:不同点从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和“五四”间题小说的相异之点上,则可看出问题小说的某种变迁。首先,“五四”问题小说作家所做的工作是使外民族的文化与中国文人文化相结合,赵树理。

#赵树理五部作品#赵树理选入课本作品#赵树理的全部作品#赵树理全场#赵树理的艺术特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