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期间两国发生过哪些战争?

2020-07-27新闻13

东吴皇帝孙皓,既昏且暴,根本没有远图大志。十余年间,没有组织也没有力量组织对晋的象样的进攻。晋国皇帝司马炎,在称帝以后,忙于整理内部,安抚西蜀,巩固北疆,也没有充足 的力量伐吴。其次,是在这段时间里,在晋、吴边境,出现了两位名将。其一,是晋国的羊祜,其一,是东吴的陆抗。这两位名将都深明大义,又富有韬略,势均力敌,以致化敌为友,各守疆界,维持了比较长时间的和平。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司马氏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公元265年秋,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嗣相国、晋王位,继掌魏国朝政。同年冬,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登皇位(即晋武帝),建国号晋(史称西晋),都城洛阳。这样,魏灭蜀、晋代魏,变三国鼎立为晋与吴的南北对峙。

吴主孙皓相当残暴,他于272年8月召见西陵督、昭武将军步阐觐见。步阐害怕自己做错了事,会被孙皓灭了,于是派遣自己的儿子、侄子到西晋的洛阳做人质,西陵守军投降了西晋,这是召见一事之后一个月的事情了。西陵叛变,孙皓命令陆抗进攻西陵,而西晋则派遣杨肇、羊祜等军支援。陆抗决定派遣一部分军队打援军,此时陆抗的一支军队叛逃西晋,自己军队的排兵布阵都可能让晋朝军队获得了,形势非常危急。陆抗随机应变,将计就计,将自己军队中战斗力薄弱的少数民族军队撤换,换上了自己的精锐部队。

吴主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抵御,但吴军毫无斗志,“望旗而降”。孙皓企图再凑2万兵众抵抗,这些士众却于出发前夜,即尽逃亡。至此,吴国已无兵可守。各路晋军兵临建业。孙皓用大臣薛莹、胡冲计,分别遣使奉书于王濬、司马伷、王浑处求降,企图挑拨离间。按司马炎原先的规定,这时的王濬晋军应由王浑节度,而王浑屯兵不进,又以共同议事的名义,也要王濬停止进军。但王濬不顾王浑阻拦,于三月十五日以戎卒8万,方舟百里,鼓噪而进建业。吴主孙皓面缚出降于王濬军前,吴亡。晋统一全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皓#司马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