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氢致裂纹有延迟性的原因 冷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1-04-26知识2

形成冷裂纹的三要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制约关系? 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对于钢来说在MS温度,即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以下)产生的焊接裂纹。最主要、最常见的冷裂纹为延迟裂纹(即在焊后延迟一段时来间才发生的裂纹-因为氢是最活跃的诱发因素,而氢在金属中扩散、聚集和诱发裂纹需要一定的时间)。冷裂纹的延迟时间不定,由几秒钟到几年不等。产生原因① 焊接接头存在淬硬组织,性能脆化。② 扩散氢含量较高,使接头性能脆化,并聚集在焊接缺陷处形成大量氢分子,造成自非常大的局部压力。(氢是诱发延迟裂纹的最活跃因素,故有人将延迟裂纹又称氢致裂纹)③ 存在较大的焊接拉应力预防措施① 选用碱知性焊条,减少焊缝金属中氢含量、提高焊缝金属塑性② 减少氢来源,焊材要烘干,接头要清洁(无油、无锈、无水)③ 避免产生淬硬组织,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可以降低焊后冷却速度)④ 降低焊接应力,采用合理的工艺规范,焊后热处理等⑤ 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即道加热到250℃,保温2~6小时左右,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逸出金属表面)。

什么叫热裂纹,它是怎样产生的 焊接件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缺陷。金属的焊接性中包括了两大类的问题:一类是焊接引起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1326330的材料性能变坏,使焊件失掉了材料原来特有的性能,如不锈钢焊后失掉其耐蚀性等;另一类是在焊接接头或其附近的母材内产生裂纹和气孔等缺陷。裂纹影响焊接件的安全使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工艺缺陷。焊接裂纹不仅发生于焊接过程中,有的还有一定潜伏期,有的则产生于焊后的再次加热过程中。焊接裂纹根据其部位、尺寸、形成原因和机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裂纹形成的条件,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和层状撕裂等四类。热裂纹 多产生于接近固相线的高温下,有沿晶界(见界面)分布的特征;但有时也能在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沿“多边形化边界”形成。热裂纹通常多产生于焊缝金属内,但也可能形成在焊接熔合线附近的被焊金属(母材)内。按其形成过程的特点,又可分为下述三种情况。结晶裂纹 产生于焊缝金属结晶过程末期的“脆性温度”区间,此时晶粒间存在着薄的液相层,因而金属塑性极低,由冷却的不均匀收缩而产生的拉伸变形超过了允许值时,即沿晶界液层开裂。消除结晶裂纹的主要冶金措施为通过调整成分,细化晶粒,严格。

氢致开裂试验是怎么回事 氢致开裂大体上就是对氢脆敏感性 氢致开裂大体上就是对氢脆敏感性 氢脆理论:在裂纹尖端有与阳极反应相应的阴极反应发生。所生成的氢或加工氢进入钢中引起氢致开裂。。

#氢致裂纹有延迟性的原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