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他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当过总理,又当县长,敲碎土地公公修马路

2020-08-06新闻29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大清朝被坚船利炮打破了国门,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

秉承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曾国藩就组织了一批幼童公派去米国留学。

但是当时民风还不开化,绝大多数人还把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当做正途,那些有钱的士绅当然不会让自己家的子弟去学洋务。

就像鲁迅先生因为家道中落,都到了19世纪末了,他准备去学洋务,家里人还很难过。

所以曾国藩派出的幼童,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钱上学,自然也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于是风气较为开放的沿海一带,一些贫民因为各种原因,就给孩子报名留学去了。

虽然这批孩子在米国待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国内的一些守旧派的反对,他们提前回国了。但这些孩子很多都成了国家今后的栋梁。比如我们熟知的、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就是当初的幼童之一。

相比于技术性人才詹天佑,还有一个幼童后来在官场上地位更高,这个人名叫唐绍仪。

唐绍仪回国之后,受到了崇尚洋务的袁世凯的赏识。

随着袁世凯的地位越来越高,唐绍仪也是水涨船高,官居三品大员。

等到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逼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让唐绍仪担任南北和谈代表。

虽然谈判结果是,要把胜利果实交给袁世凯。但为了不让开国领袖的名声落到袁世凯头上。孙先生就首先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先生为了给袁世凯制造障碍,就把政权改成内阁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架空总统,让总理当家,总统成为名义上的领袖。

袁世凯接任大总统后当然不甘心大权旁落,他就任命唐绍仪当了总理,他以为唐绍仪当总理肯定会听自己的。

没想到,外国墨水喝多了的唐绍仪竟然真的开始当家作主,处处依照法律规定限制袁世凯。

这袁世凯怎么会答应,不久两个人就闹翻了,唐绍仪一看斗不过袁世凯,就不辞而别了。

就这样唐绍仪当了不到三个月的总理,

之后又过了19年,唐绍仪这个当过总理的人,竟然担任了家乡中山县的县长之职。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到一个七品芝麻官,这反差也太大了。可唐绍仪却当得有滋有味。

将近70岁的唐绍仪当了县长之后,下定决心要把家乡建成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他到处化缘募集资金,给家乡修医院,修马路,发展实业经济,还经常微服私访,考察各部门官员的陋习。

经过他四年的治理,中山县真的成为广东最为繁荣的一个县。

据说他修马路的时候,马路线上正好有一个土地公公庙。按照规划,这座庙当然要拆毁的。可是那时候的人都迷信,谁敢拆神庙呀?万一神仙归罪下来,就别想活了。

唐绍仪知道后,就亲自赶过去,用自己的拐杖把土地公公的塑像给敲碎了,然后修路工人才敢把路修下去。

马路修好之后,发生了一件我们前些年经常见到的事,就是下水道井盖总是被人偷走卖钱。

唐绍仪想了个办法,他让人在井盖上刻了字,无论偷盗还是收买井盖都罚款五十元,检举人赏赐30元。

这样就没人敢偷井盖了。

唐绍仪从一个大国总理到担任七品县令,他不考虑官职大小,只考虑能不能为百姓办事、为百姓谋福利。

这种不计个人名利的精神是十分值得钦佩和学习的。

#array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