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用比例解决问题2》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二教学反思

2021-04-28知识2

在写教案中如何确定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53438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

统编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二单元:位置 第1课时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知足常乐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及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咱们就去五年级某班看一看。看,这是张亮所在班级的学生,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张亮的位置吗?(出示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中张亮那一列同学的座位)学生可能说:第3个、从前面数第3个、从后面数第3个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清数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

《用比例解决问题2》教学反思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hong03《用比例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3626563解决问题2》教学反思学生一般不习惯用比例方法,而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是教学的关键。因为习惯很难改变,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需要时间来接受,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提到,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也是为了和初中学习的新知识接轨。课堂上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比如在教学例题时给出下面问题:1、问题中有哪两种量?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通过问题带领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在形象的数字中寻找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建立等式,然后去感悟这个比例式成立的依据进行自学,探究新知,还有在练习中让学生讨论上楼梯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长方形有()对称轴.A、一条B、两条C、四条D、无数条2.如果,b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b与÷的结果相比,()。A.两者一样大B.÷b大C.÷大D.无法确定3.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科学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二教学反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