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与孤独握手言和,人生更丰盈

2020-07-19新闻4

原标题:与孤独握手言和,人生更丰盈

作者 | 樊登读书·心海一隅

主播 | 樊登读书·杨枪枪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总要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原本没有疑义。

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跟最亲密的人在一起,也会难免会产生孤独的感觉,毕竟谁也不能完全了解我们自己。

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说:

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永远陪着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聚多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别离。不是死别,就是生离。

既然我们认清了人生的真相,那么就要做好 接受孤独、享受孤独和升华孤独的准备。

要知道,有准备地迎接孤独,总比被动地被孤独折磨,会让我们的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接受孤独,这是人生常态

诗人蒋勋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孤独不是寂寞无人陪,孤独是即使身处喧闹人群中,依然觉得自己是独自一人,别人的热闹跟自己无关,自己的心绪也无需跟别人言说。

接受自己是孤独的状态,看上去很难,但做起来并不难,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历世事沧桑的人来说,更不是难事。

曾有知乎网友讲述,武汉一所大学的一位57岁的教授,相濡以沫的妻子突患重病很快离世,一个月后,唯一的儿子抑郁自杀。

一家三口只剩下老教授一个人,网友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过老教授的悲伤,只在有一年的清明节,看到教授在荒无人烟的后山独酌。

教授的脚下还摆了两个杯子,那天风很大,还下着雨,教授就这样坐在石头上,一口一口地喝酒,即使天已经黑了,教授还坐在那里,看着眼前的一棵大树。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教授依然提前10分钟到,一点看不出跟往常有什么不同,也许老教授的内心已然接受孤独的状态。

人生总是起起落落,聚散无常,没有谁是谁永远的陪伴,当我们能够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或许会明白孤独并不可怕。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一个人并不一定代表孤独,就像一群人并不一定代表热闹一样,孤独就是一种人生状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之旅。

无论我们是喜欢热闹还是安静,孤独都会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种心绪,接受它并且与之坦然相处,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平和。

享受孤独,提升生命质量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说,如果你与众不同,你就一定会孤独。

孤独不是站在人群之外,而是 接受自己身处人群却淡定从容,感受那一份独一无二的心境,才能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后悔的机会,更没有重来一次的可能,享受伴随人生的孤独,或许会让我们在饱经风霜后,更懂得珍爱生命的每一分钟。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美国作家梭罗独自搬到瓦尔登湖边,在这里正好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在美丽的春光中播种,在金黄的秋天里收获,梭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还用笔写下 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追问。

他曾写道:“极目远眺,你会看到湖的一侧,铁路贴着小湖,湖的另一侧,篱笆连着林边的小路。但总的来说,我住的地方跟大草原一样孤独。”

远离喧嚣的人群,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梭罗惊喜地发现:“我喜欢独处,我从未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伴侣。”

这段表面上很孤独,实际上收获满满的瓦尔登湖之旅,带给梭罗的不只是一本散文集《瓦尔登湖》,更是让梭罗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孤独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每个寂静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去品味孤独的真谛。

孤独是一种人生状态,更是一种面对人生的心境,我们如何对待孤独,孤独就如何反馈给我们,或者说如何回赠我们。

享受孤独带来的宁静,更能够积极地拥抱孤独,把孤独转化成生命前行的动力,我们或许会让这趟人生之旅,更加值得期待。

升华孤独,渐入大爱境界

清代诗人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写道: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知乎上解释说, 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孤独就是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

孤独是一种圆融的状态 ,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思想一切都源与此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当这首《送别》的曲调响起,我们都会记得“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才华横溢的李叔同,会作诗会写词,更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然而他却从来没有被这纷纷扰扰的尘世裹挟, 内心深处的孤独一直都在。

终于在39岁那年,李叔同正式出家,剃度成为弘一法师,在研究佛法和潜心修行的过程中,把这份孤独逐渐升华到大爱境界。

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去看望弘一法师,发现一只猛兽在他面前走来走去,却没有伤人的意思。

徐悲鸿觉得奇怪,就问法师:“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

经历过红尘俗世,耐得住枯灯打坐,弘一法师的一生,从遁入空门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升华到爱世人爱苍生的恢弘世界。

作家三毛说,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其实,真正的孤独不会让我们惶恐,反倒会让我们原本渺小的眼界拓宽再拓宽,当我们真的能够站在宇宙观的角度时,会发现原来孤独也有别样的美。

那么,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拥抱孤独呢?

今天读书君为你推荐的书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如果你对生活的意义有疑问,它能够让你疗愈。

书中告诉我们三点关于生命的意义,值得每一个人警醒深思:

第一,让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义。

第二,让人活下去的秘诀,是看上去能干活。

第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和被爱。

有人说,人生不过是一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过程,对每一个自己来说,任何人都是局外人。

没有谁是我们人生的摆渡人,孤独原本就是伴随着生命的每一天存在着,你赶不走也驱不散,唯有跟孤独握手言和。

接受人生原本就是孤独的旅程,才更懂得享受孤独带来的幸福,也才有心力去升华孤独,不让人生虚度,不让生命肤浅。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大师布考斯基说,一天不独处,我就会变得虚弱。 我不以孤独为荣,但以此维生。

孤独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不需要恐慌,更不需要拒绝,学会跟孤独和平相处,人生才会更丰盈更幸福。

#人生#握手言和#梭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