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最热三伏天已至,你需要这份室内降温指南!

2020-07-19新闻5

原标题:最热三伏天已至,你需要这份室内降温指南!

三伏开始

40天加长版的三伏天自昨天正式开启,“入伏”后,全国多地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是头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入伏天数

三伏有多热?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竹窗》就曾写道“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这是描写“三伏天”的经典诗句之一。

而早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关于暑的介绍:“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在小暑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如何预防中暑?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觉得,烈日炎炎,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

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到4杯温水(500毫升至1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

室内设计显清凉

我们都知道,大量使用空调不但浪费电力,而且长时间在密闭的空调房里面,容易患上空调病,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怎样才能在少开空调或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呢?今天为各位家人带来三大不开空调也能让室内清凉的好方法!

人是视觉动物。室内的清凉感营造,靠的不仅仅是空调和风扇所带来的体感温度变化,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视觉上的清凉感受也是同等重要。

结构降温法

室内的清凉感营造和室内空间的结构组成有很大关系。

太过强调装饰性而导致结构复杂的欧式古典以及中式古典风格,在炎夏时节看起来都是会让人感觉非常闷热的。而秉持“去繁求简”理念的现代、极简风格和北欧风格,在夏天看到时候则会让人感到格外凉爽。

往往越是简单直白,越是朴实无华的室内结构,越是有助于我们在炎炎夏日中来营造清凉的室内空间。

所以我们要想让新家在夏天时候看上去更加清凉舒适,那么不妨就在室内空间结构上多做一些减法。

配色降温法

颜色在家装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色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感官体验,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心理暗示和情绪影响。

要想为我们的新家营造出更加清凉的整体观感,这配色降温法绝对是最直接最高效的。

蓝色系:

蓝色是冷色系的代表色。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一看见蓝色,就已经产生了清凉的感觉。蓝色的大面积使用,丝毫不费力气就能让我们的室内空间显得更有透气感,更有清凉感。

白色系:

白色是冰雪的颜色,给人感觉圣洁而又梦幻。北欧风格家居中的白色,让人感觉清爽自然而又舒适。

薄荷绿:

这是非常受年轻用户追捧的,极为时髦的一种中性色彩。在清凉感的营造方面比起蓝色来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材质降温法

例如毛茸茸的材质就不会给我们清凉的感受,这就侧面反映出材质在室内降温当中是占据了很高的重要性。那么会让人感受到清凉的材质都是哪些呢?

玻璃材质:

清凉、通透又高级的玻璃材质。是的,既然毛茸茸的材质不会让人感觉清凉,那么反过来讲,表面光滑的玻璃材质就很容易给人带来清凉感了。

金属材质:

相对于玻璃材质而言,金属材质给人的感官印象还要更加冷冽。

石材:

摸上去就冰冰凉凉的石材,看上去也是同样清爽。要想更好营造室内的清凉氛围,大量运用这种材质几乎是无可避免。

#时节#指南#热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