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案例演说好不好?听三位南京市人大代表如何评说

2020-09-02新闻12

“我感觉检察官们既有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也有对人民群众的侠骨柔情。”案例演说会后,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土勘院副院长、工会副主席巫明哲动情地说。

△三名市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当天活动的精彩过程

最是金陵好风景,建检盛会又逢君。2020年8月28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党建引领强业务”案例演说会,5名检察干警化身演说家,分享了自己的办案经历。

建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晨及建邺区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应邀观摩。活动还邀请了江苏省法制报社副总编辑宋世明,南京市人大代表巫明哲、朱美华、程智华及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蒋晓春担任评委。

让我们一起听听

他(她)们都带来了什么办案故事……

建邺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金融)李婷

《以法之名,守护最美夕阳红》

60余本卷宗,8个移动硬盘,4TB电子数据,面对非法集资案件的“超级大礼包”,建邺区检察院金融检察办案团队抽丝剥茧,使“零散”的证据整序归列,最终形成200余页,11万余字的审查报告,强力锁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感谢检察官,帮我们追回了养老钱”“真是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建邺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金融)李婷的演说,让观众们看到检察官不枉不纵、追赃挽损的坚守正义,感受到检察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群众钱袋子的法律担当。

建邺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李倩雯

《不起诉背后的“司法善意”》

一公司七名管理人员带领十余名员工到另一家公司打砸财物,一连两次,造成实际损失4万余元。随着审查的深入,案情却几度反转。建邺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李倩雯娓娓道来,让观众们逐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击犯罪、追诉犯罪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敢于不诉、善用不诉同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最终全案七人相对不起诉的结果,让观众们读懂检察官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推动企业双方矛盾化解,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服务区域发展大局的司法善意。

建邺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未检)韩卓鹏

《用法治之光照亮“后浪”前路》

“贩卖毒品”“大麻”“多人多次”“情节严重”,起诉意见书上最冷静的字眼,和17岁最热烈的年纪交织在一起。一名来自柳州的涉案少女走进观众们的视线,尽管贩卖毒品案件在全省没有附条件不起诉的先例,但我们能不能帮帮她,我们要怎么帮她?建邺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未检)韩卓鹏的演说给出了答案。在对涉案少女做附条件不起诉的同时,积极作为,与柳州未检同仁建立跨省异地协作机制,实施异地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归途,有未检人的保驾护航。

建邺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孟晋

《一枝一叶总关情》

被害人和嫌疑人双方,一个要生存,开回收站产生噪音污染;一个要安宁,捅戳对方汽车轮胎表示抗议。案件虽小,反映的却是“大民生”。面对起诉最省事和不起诉最合理的两种选择,检察官不是简单地“结案了事”,而是切实做到“案结事了”。建邺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孟晋分享了她是如何解决好每件“小事情”来完成心中“大使命”的办案故事,以真正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

建邺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民行)张宇

《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故居新生》

王汉洲故居,上新河畔的百年老宅,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显得有些风雨飘摇。得知这一情况,检察官迅速部署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专项行动,联合文旅局、消防大队解决故居内部保护问题,协调文旅局、城管局、房产局、兴隆街道建立文物保护长效协作机制。如今,古宅旧貌换新颜,建邺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民行)张宇的演说引人入胜,让观众们见证了文物保护领域综合性行政难题在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推动下得到有效解决,故居得以重获新生的佳话。

5位演说人将检察干警的专业、努力、担当等要素融入自己的演说中,通过一个个生动饱满的办案故事,触动人心,给观众们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彰显了新时代检察官牢记初心,忠于职责,心系群众,胸怀大局的良好形象,反映了检察机关的新职能、新作为、新贡献,获得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江苏法制报社副总编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宋世明对5名检察干警的案例演说进行了精彩点评。

经过评委评分,最终评选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这正是

党建引领强业务,

检察后浪推前浪。

我的案例我来说,

公平正义扛肩上。

#贩毒案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