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担当作为好支书73 |宋作光: 坚守初心使命 让美丽小店更幸福

2020-09-03新闻11

平坦干净的柏油路,美丽宽敞的“小店村文化广场”,整齐划一的楼房,舒适温馨的老年公寓……走进博山区白塔镇小店村,一片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景象映入眼帘。

“自从宋书记上任以来,村里是越变越好,特别是新建了小店村文化广场,大家有了场地,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村民们打心眼里乐呵!” 7月9日,记者在小店村采访时,说起小店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们赞不绝口。

乡村旧貌换新颜

村民生活“乐”起来

站在小店村文化广场上,环顾四周,绿树苍翠,景致清新,可多年前的这里,却是一条气味熏人的臭水沟,濒临居民楼,每到夏天,异味扑鼻。2007年11月,宋作光上任村书记后,带领村委下决心要改造这条排水渠,“我们先后投资170余万元,用一年半的时间,先清淤改造河道,再蓬河,再在上面修建起文化广场,新建的文化广场吸引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前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居民文化娱乐活动如此丰富,我们感觉文化广场的面积还是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于是又投入资金,对文化广场进行了二期改扩建工程,由原来一期的3000多平方米扩大为二期的5000多平方米,并建设了广场舞台。”宋作光告诉记者,如今的小店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了白塔镇文化娱乐活动的集中举办场地,每年全镇太极拳大赛、广场舞比赛等群众娱乐活动,都是在小店村文化广场举行,场地作用可谓辐射了整个白塔镇。

篮球架、健身设施、舞台、明亮的路灯、可爱造型的垃圾桶……站在小店村文化广场上,仿佛能听到村民们开心休闲娱乐的欢笑声。如今讲来轻描淡写,其实建设文化广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背后的艰辛只有宋作光和村两委能够体会,“除了政府一部分拨款外,由于村里没有集体企业,资金非常短缺,宋书记除了自己掏腰包,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去企业借,找朋友借,一点点筹措资金,筹措一砖一瓦,保证施工不停歇,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广场建设工程。”小店村副主任孟莉云说。

攻坚克难,只为村民生活越来越乐呵。小店村太极拳队队长宋本振老人已经72岁,老人精神矍铄,聊起太极拳来,更是精神抖擞,“现在国家、市里、村里福利好,老人们都老有所养,可是更希望老有所乐,身体健康,以前大家伙想练练太极拳,连个场地都没有,村里周围也没有公园,大家伙就只能在路边树下凑合着练,还不安全,2015年建了文化广场,有了宽敞、干净的场地,大家练太极拳也带劲儿了,每年镇上的太极拳比赛也都是在文化广场举行,作为小店村的村民,咱们感觉特别骄傲,这都是宋书记和村两委给大家创造的好条件啊,真正将实事干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宋本振老人高兴地说。

党建引领聚民心

共建和谐美丽新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简单的事,要靠车头带,车头就是党员,时时处处抓党建,是村两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村两委工作的力量源泉。”宋作光告诉记者,小店村有9栋居民楼,354户村民,近1000人,有党员57名,村两委成员6人,每月的16号为固定党员学习日,除了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还要对村两委每名党员负责工作进行梳理,找出难点、堵点,及时商量对策解决。“小店村文化广场建好后,周边的绿化都是宋书记带着我们村两委工作人员一棵一棵种下的,包括村民楼前楼后绿化,大家顶着烈日,一锹一铲,村民们有的看不过去,也加入到绿化队伍中来,大家挥汗如雨,一起将小店村绿化搞得有模有样、绿意盎然。”回想起绿化时的工作场景,副主任孟莉云说,尽管大家都很累,但场面很温馨,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把小店村建设得更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里都是乐呵呵的。

党旗飘扬,党建引领,党员在前。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一下午,小店村就召开了村两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二召开党员会议,全部党员及时到位,宋作光带头24小时值守,寒夜里,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志愿者的坚定守护,为村民筑起了强大的疫情防控屏障。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方便面、火腿肠、暖手宝……村民们的坚定支持是村两委工作的力量源泉。

民心凝聚,让小店村越变越好。全村9栋楼,每个单元都由一名村民小组长负责管理单元卫生及日常事务,村民有什么事情都首先反应给村民小组长,党员微信群、妇女之家微信群等都方便了村情民意的及时收悉和反馈。美在家庭建设,让邻里、婆媳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村里设有红白理事会,会长是村两委工作人员,简化程序,移风易俗,让村民省时又省力。

环境由原先的脏乱差变为如今的干净整洁;美在家庭建设,让村民村居更加和谐美丽;民风淳朴,村民拾金不昧,好人好事随处可见……“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体健康特色村”“市生态文明村”“市级生态优美村居”“博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项项荣誉彰显了小店村两委的踏实苦干和领头人宋作光的担当有为。

夙兴夜寐攻坚克难

让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老敬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一直是宋作光挂在心上的事,也是村两委的工作重点之一,“村里的老年公寓每户60平方左右,有厨房、客厅、卫生间,自来水、取暖设施齐全,还有小菜园,总共72户,村里60岁以上老人按年龄顺序可免费入住。”记者看到,错落有致的老年公寓一派田园风光,空气清新,舒适宜人,宋作光告诉记者,小店村村民团结,互帮互助蔚然成风,65岁的王芳英老伴早逝,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享受低保,原本按年龄入住顺序还不能入住老年公寓,但是在村两委的协调下,村里的其他老人们主动退让,让王芳英和儿子提早入住了老年公寓,解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2017年,村里居民楼全部实现气代煤改造,村民全部用上了天然气,而且每年享受国家1200元的气代煤补贴,老村43户居民及老年公寓72户村民全部实现电代煤改造,每户每年享受国家补贴400元液化气费和每年最高1200元的取暖电费补贴,现在小店村每户村民都实现了清洁能源取暖。”宋作光告诉记者,原先的村民楼是自己烧炉子取暖,老年公寓是村里烧锅炉集体供暖,2016年小店村作为全市气代煤、电代煤改造试点村开始进行改造,每户电代煤改造,除了政府补贴,每户要负担购买电炉子等费用900多元左右,由于老村的43户居民都是无购房能力的老人,所以村里几经筹措资金,全部承担了老村43户及72户老年公寓的电炉购买费用。

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是难之又难。气代煤、电代煤首先需要做思想工作,原先村民世代烧柴做饭、取暖,现在要用电炉子,还要办理开户手续、办理电卡,学习怎么使用电炉子,有时老人还丢失了电卡,要补卡,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为此,村两委工作人员一户户做工作,一户户抓落实,每户跑个二三十趟是平常事,“国家政策好,解释透国家政策,国家补贴年年到位,老百姓不烧柴火后,享受到了干净、方便的清洁能源,真正得到了实惠,当初工作的那些艰难也都不算什么了。”宋作光如是说。

宋作光是第四届孝感淄博十大模范人物之一,今年57岁的他时时处处将村里的老年人挂在心上,满心满脑装的全是村里的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店村人,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要求自己,竭尽全力,为的就是让小店村越来越美,村民们日子越过越幸福,他事必躬亲,担当有为,带领着村两委工作人员攻坚克难,向着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砥砺前行。(张谦谦)

#气代煤#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