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020-09-24新闻6

1924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其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基本上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当国的时间段。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安特生

齐家文化是泛指当时这一铜石并用的文化阶段的人类,并不单单齐家坪一处遗址,在甘肃、青海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一共发掘出了三百多处古人类遗址,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史前文明的研究领域,其中在齐家坪出土的一面铜镜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铜镜。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铜镜

一个文明的发展程度从它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从古遗址的发掘中我们来推演一下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明明“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为什么衣会排在第一位呢?因为衣着代表着文明,代表着礼仪。吃饱了不饿那是野兽也会做的事情,但是惟有穿衣打扮,那是人类所独有的,也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文化文物

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陶制纺轮以及骨针等工具,而且在陶罐的图案上出现了布纹,当时的布主要以麻为原料,有粗细两种图案,粗的每平方厘米各有经纬线11根,细的就更致密更多,可见当时的纺织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文化文物

而在“食”方面,齐家文化已经是进入了农耕文明了,他们种植粟(也就是小米),用石铲、石镰等工具,并且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等工具加工小米,而且饲养了猪、狗、牛、羊等牲畜作为补充,与后世的农耕文明方式区别已经不太大了。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人的住房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这样的结构冬暧夏凉,在后世的东北地区依然有穷人在冬天搭类似的窝棚,这种结构的建筑对后世的窑洞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同时,采集和渔猎生产活动依然会进行,齐家人饲养了马,并且捕猎鹿、狍等野兽,而且马也可以作为交通工具加大各部落之间的联系。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文化文物

齐家文化已经进入私有制社会了,在出土的墓葬中来看,因为古人都是“事死如事生”,有的墓葬中只有一件陪葬品,最多的一个墓葬却有83件陪葬品之多,而且在墓葬中出现了男尊女卑的明显对待,标志着齐家文化的父系氏族状态的成熟,婚姻状态已经变成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并存的局面。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文化遗址

并且随着私有制的改制,奴隶也出现在了齐家文化的生态圈中,而且殉葬似乎也是当时的一种潮流,从现有的文物出土情况来看,齐家文化后期的生产力水平与商朝时期已经不相上下了,很有可能就是当年朝贡商朝的部落之一。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齐家文化文物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