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2020-09-24新闻6

前几天 iOS 14 正式版已经更新,作为改头换面的新系统,无数人都在忙着装修自己的桌面,我们在推送的次条也会罗列一些小众且有趣的玩法介绍。

但比起外在的改变,iOS 14 却有一个让全世界互联网为之震撼、甚至遭到 Facebook 等大公司抵制的改进:用户有权利决定是否分享自己的数据,到底是裸奔还是保护隐私,现在由用户自己来决定。

换句话说,再也不会出现你前一秒在和朋友们聊你想买一台相机,下一秒就在购物 app 上看到相机推荐链接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对相机、定位系统的“反监控”设计,哪些软件是恶意软件、哪些 app 藏有猫腻,从此一目了然。

所以有人说:iOS 14 可能成为史上最强 、最安全的 iPhone 手机系统

1.

为什么苹果会遭到强烈抵制?

iOS 14 此次新增内容关于“广告客户标识符”(IDFA),广告商是通过 IDFA 来追踪用户数据,然后做广告投放,而苹果现在要求各大 app 在读取数据前必须询问用户:你愿意分享你的 IDFA 吗?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愿意把你的隐私全部都免费交给我吗?你愿意被我 24 小时监控吗?估计大部分人的回答一定是:我拒绝!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而 IDFA 在国内似乎有一个更通俗的称呼:个性化推荐。

比如你是新手奶爸,你可能会经常刷宝宝相关的东西,而你的购物 app 首页一定会有很多宝宝用品的推荐,这就是 IDFA 带来的效果。

当用户不愿意隐私被读取时,广告商的业务也就无法精准投放,他们赚到的钱就会变少,此前暴跳如雷的 Facebook 在今年 7 月的财报会议上就无奈表明:iOS 14 的这项更新,会导致自己每年至少减少 34 亿美元的收入。

但苹果的态度相当坚决,不行就是不行!

2.

苹果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直以来,苹果在保护隐私这件事情上就有着极度的偏执。

最近风口上的 TIKTOK 收购事件,苹果一直都没兴趣,因为 TIKTOK 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广告,这和苹果的价值观有出入。

还有此前有所争议的,苹果拒绝美国总统的要求,拒绝解锁罪犯的 iPhone,因为苹果坚定隐私是最基本的人权,包括罪犯也有人权。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早在 iOS 6 中,IDFA 就被应用在 iPhone 系统中,这是苹果早期应对广告商读取用户隐私的办法。

用户在「设置-隐私-广告」中,选择「还原广告标识符」,手机就会自动重新生成一个IDFA,对广告商而言,这又是一个全新的白纸用户。

在 iOS 10 中,苹果推出了「限制广告追踪」功能,虽然广告没有减少,但广告商已经相对无法给你进行精准推送。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iOS 11 中,苹果的 Safari 浏览器,会删除 30 天以上的所有 Cookie 记录。

作为曾经 iPhone 上唯一的浏览器,它背后承载的是 2000 亿美元的广告市场,苹果这一操作,等于又让无数广告商的利润被大大削弱,当初也遭到了六大广告集团的联合抵制,但结果就是:抵制无效。

3.

iOS 14,还有哪些隐私保护细节?

1.摄像头/麦克风被打开时会提醒

在 iOS 14 中,当摄像头或麦克风被打开后,手机右上角会出现一个绿色或黄色的小信号,并显示是哪个 app 在使用。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这可以提醒是否有 app 在进行偷拍或录音,防止任何隐私的暴露或泄密。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2.你的相册由你说了算

iOS 14 对相册读取功能也做了限制,现在可以让用户手动选择 app 可以读取的照片量,是指定的几张还是整个相册,或者直接禁止权限,避免相册隐私外泄。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3.定位精准度也由你来定

很多 app 都会要求定位,但其实并非每个 app 都需要像地图一样极度明确的信息,所以 iOS 14 中对定位功能做了限制,选择模糊定位(比如某个城市区域)即可。

4.剪贴板读取监测

iOS 14 可以监测 app 对剪贴板的读取行为,当 app 读取了剪贴板,就会在顶部弹窗提示,这能有效防止 app 对用户剪贴板信息的窃取。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4.

用户的隐私到底属于谁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总在调侃自己没有隐私。

我们甚至似乎习惯了和朋友聊起相机,下一秒打开手机就收到相机产品推荐,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你的消费习惯、使用习惯都是属于你自己的个人隐私,所有权仅限于你个人,任何人都无权夺走。

但目前默认的游戏规则是:互联网公司收集你的数据信息,接着以此做精准广告投放,实现盈利。

而用户,既是隐私受侵的受害者,又是为推送广告买单的人,无论是观看完广告或是真实付费购买产品,都是买单行为。

或许有人说,精准投放也有好处,让自己可以更快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要明白,广告精准投放的背后,是你的数据被窃取,你是处于“被监视”状态,所以才会你想吃东西的时候,就出现食物;你想穿衣服时,就出现服装。

被监控着给予,和自己主动选择,这是两个概念。

苹果iOS14最被小看的“隐私大招”,让你从此再无担忧

而目前有一种趋势是,用户的隐私所有权会归于个人,并作为在虚拟世界里的“劳动所得”,当某个公司需要这些数据时,需要为此付费或给出利益,这其实就是区块链里的要义:给数据“定权”。

只是,在各大公司仍然肆意掠夺用户隐私信息、或关于个人隐私的所有权仍然模糊不定时,苹果以守门人的姿态宣布:用户的隐私,必须只属于用户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以前关于隐私的问题你没得选,现在可以选择了,你会公开分享你的数据吗?

#ios系统#Facebook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