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伏天里辟六邪,酷暑时节话健康!

2020-07-28新闻20

三伏天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而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很多人或许觉得三伏天熬过去就好了,其实你可不能小瞧了它,这可是一年之中易生病、也更易治病、养生的40天!

一般入伏后,地表的温度偏差就会很大,当达到高峰时,热浪来袭,酷暑难耐,各种健康问题也会慢慢的找上你,像是头晕、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等。

同时,因为三伏天的“热”,这个时期也是治病养生的好时机!说到三伏天注意事项,自然离不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夏季很多漂亮的衣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制作的,其实,夏季人体出汗很多,而化纤布料虽然较轻较薄,但吸水性、透气性均差,皮肤很难通过汗液蒸发进行散热,因而夏天穿这类面料的衣服并不凉爽。同时,汗液的过多滞留,还会使皮肤分泌物腐败、发酵,加之合成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单体氨、甲醇等化学成分对皮肤刺激较大,因而容易诱发过敏和多种皮炎。

麻质的衣服因为其分子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透气性和吸水性非常好。布料衣服织得越薄、越稀疏,衣服越轻,穿起来越凉快。

三伏天夏季最炎热时段,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在饮食上也是非常的重要的,那么在三伏天吃什么呢?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 克―120 克。

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天气酷热,出汗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需要多吃益气养阴的食物来增强体质。例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天气炎热,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出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汗出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避免感冒。

另一方面,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

处于三伏中的人们,会被热气笼罩。此时,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高达40℃,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人们出行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中暑。

中暑这种情况,包括先兆性中暑。先兆性中暑通常会表现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异常地出汗、体热等。对于这种情况,人们需要尽快到凉快地地方,或饮用一些解暑的饮品。

相比起先兆性中暑,轻度中暑会比较严重一些,轻度中暑的朋友们,会出现发烧的症状,此时人们面色发红、胸闷气短、皮肤会感觉明显的灼热,人们的血压也会伴有下降地趋势。对于这样的情况,人们可以选择一些解暑的药物进行救治。

#食疗食补#中暑#防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