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进入三伏天,祛湿排毒的好时机,7种方法换着用,防暑祛湿美容颜

2020-07-19新闻13

现在正是三伏天,一年四季最热的时候,也是潮湿比较明显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选择祛湿,效果要比平时强,所以,在三伏天都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拔火罐、艾灸、三伏贴,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你总能看到有些人身上拔火罐留下的印记,紫一圈红一圈的,还有人贴着三伏贴。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喝一些红豆薏米祛湿粥,目的也是为了帮助身体祛除湿气,但是很多人经常喝却看不到效果,并非是祛湿粥没有作用,而是我们一边在祛湿,一边在增湿,所以,就看不到效果,想要去湿气就得减少湿气的增加,这就要了解哪些行为习惯会给身体增加湿气,了解了之后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把不好的一些习惯改一改,然后再配合祛湿的方法,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三伏天人也容易出汗,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越热越喜欢吹空调风扇,一出汗就躲到凉爽的地方,或者身体极热的时候喝一些冰镇饮料,虽然感觉一时爽,但是这种行为更容易在身体里积湿,肠胃更容易受寒,其实,人非常热也感觉很渴的时候,喝点温水或茶水比较解渴,喝凉的越喝越渴,正常的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改善循环,适当出汗还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热毒,身上一出汗人也变得精神。

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出汗还可以促进消化、睡眠;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导致人食欲差、吃不香;还会影响人晚上睡不好觉,比如锻炼也是去湿气的方法,通过锻炼身体,身体出汗排出体内湿气,所以,能忍受的温度下,尽量不要钻到空调房,夏天出出汗符合自然规律,出汗能帮助身体排毒,身上总不出汗的人,毒素排不净、免疫力下降,感冒、关节炎、失眠就喜欢找你。

三伏天祛湿排寒好时节,收藏这些方法对你肯定有用:

1、艾叶泡脚:艾叶100克,清水适量,将艾叶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然后将艾叶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或者洗脚盆里,放置温热手感不烫的时候,就可以泡脚,泡脚20-30分钟即可。

2、花椒泡脚:花椒100克,清水适量,将花椒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将花椒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或盆中,放置温热手感略烫的时候,就可以泡脚,花椒水泡脚容易出汗,泡脚20-30分钟就可以。

3、晒后背,三伏天晒后背好处多,能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做法也很简单,晒背的时候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因为晒几分钟就会浑身出汗,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逐步增加时间,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到一小时,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晒后背的时候,最好还是穿一件衣服,防止把皮肤晒伤、晒痛;适合虚寒体质、寒湿内盛、四肢寒凉怕冷的人,晒背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出汗多,多喝水。

4、喝热水,三伏天喝热水真的可以排湿寒吗?对此很多人都有疑问,其实是可以的,三伏天是人们阳气最旺盛的阶段,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正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喝热水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身体发汗,起到发汗解表功能,达到疏通、清热的作用,但这只是一种辅助祛湿的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5、吃姜,我们都熟悉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姜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效,特别是姜具有健胃消水肿的作用,鲜姜滋润而不伤阴,如果经常感到胃寒、食欲不振,可以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驱寒除湿,人受寒凉的时候,我们就会熬煮一碗红糖姜水,驱寒暖胃。

6、运动祛寒,动则生阳,阳气生发,则能暖身驱寒气,寒性体质的人尤其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尤其是经常坐在空调房里的人,用快走的运动方式,刺激足部的经络和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祛除寒气。

7、防湿健脾胃,平时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寒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腹部的保暖,三伏天肠胃比较弱,在饮食上要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贪凉等,减少寒凉侵袭,保护好脾胃,脾胃强了,湿气自然排得快。

建议:三伏天祛湿比平时的效果好,三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湿寒的,关键还是改正不良习惯,减少湿寒的侵袭,再配合祛湿方法,湿气自然就减少了。

#食疗食补#防暑#泡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